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037章

關燈
第037章

“反正留疤不好。”

怕小和尚追問, 顧雲秋快速結束了這話題。

等點心處理完傷口,就提議要去青松鄉裏找小陶大夫,“我們再去問問, 看看有沒有什麽祛疤效果比較好的傷藥。”

他總不出門,還不許旁人進房間。

時間久了, 蕭副將定要起疑。

今日下午正好,時間寬裕、天氣很好,而且青松鄉也不遠,下午去、順利的話晚上就能回來。

主子要去哪, 點心自然說好。

剩下李從舟……

顧雲秋想了想, 轉頭替他拉高被子蓋住腰部往下, 然後又跑到櫃子旁、叮叮咚咚翻出來不少東西——

“這個你拿著防身。”

李從舟仰頭, 眼前出現了一把刀柄上鑲有紅寶石的短刀。

“還有點心, 你待會兒去廚房弄袋面粉回來。”

面粉?李從舟挑挑眉。

顧雲秋蹲下來, 幫忙將短刀塞到他枕頭下, 一本正經道:

“若有壞人進來,你抄起面粉灑他眼睛, 就能爭取到很多時間逃跑!”

李從舟:“……”

顧雲秋想了想,又跑到剛才取放糖盒的地方, 從中淘弄出來一個三層的梅花形狀漆盒。

盒子設計精巧、用料很足,每層都有個梅花骨朵形狀的旋鈕,拉著往外轉一圈, 相連的那層就會如花朵般盛放展開。

李從舟瞥了一眼, 第一層裝著桂花糕、條頭糕、桃花酥和剝好的瓜子仁、核桃仁和杏幹。

“順利的話,今日晚些時候我們就回來了, ”顧雲秋將食盒順到床前的窄櫃上,“但要是天黑了我們都沒回來, 你餓了就先吃這裏頭的。”

這便是小紈絝自己私藏的點心盒了吧?

李從舟哭笑不得,剛想開口婉拒,顧雲秋卻一點機會不給他,放下食盒就蹬蹬跑過去拿茶壺和溫瓶:

“水和茶我都給你放這兒哈。”

溫瓶原是用來溫酒的,取一只較大的錫壺或銅壺,中空註熱水,壺口懸金絲線織成的網兜,能兜住需要保溫的小酒瓶。

錫壺和銅壺外再包上重棉,帶著穿行在雪夜裏,也能保證裏頭溫著的酒不涼。

小紈絝不會喝酒,寧王府準備給他的溫瓶多半是用來裝熱水的。

擺好這些東西,顧雲秋滿意地拍拍手,環顧床鋪一圈後,又踢了個虎子到床腳:

“這、這個我給你放這兒哈……”

這個?

李從舟支起上身,扭頭一看卻發現顧雲秋踢到床腳的是一只玉質虎子。

玉虎子上有提梁、肚子四方橫臥,豎|起的壺口方正開闊、被擦得很亮。

這是床|笫間的一種溺器,以虎子命名,傳與西漢飛將軍有關。

說的是李家兄弟上山獵虎,發二矢中臥虎,為民除害。百姓讚嘆李廣威武的同時,也效法臥虎之形作出此溺器。

只是,李從舟是沒想到——小紈絝的虎子竟是玉質的。

雖然看得出來不是什麽名貴美玉,但在日光的照耀下、依舊剔透晶瑩。

“我們就走了哦,”顧雲秋換好外出的衣衫,裹了個披風在身上,回頭沖他揮揮手,還幫忙放下了一半簾帳:

“你乖乖的,可不許偷跑。”

李從舟看著他,半晌,挑挑眉。

見他不應聲,顧雲秋抿抿嘴,屈起手指輕彈了門框一下,“反正我們待會兒是要鎖門的,你想跑也跑不掉哼!”

李從舟:“……”

顧雲秋說到做到,轉身出門就讓點心落鎖。

哢嚓一聲銅鎖脆響,李從舟還聽見顧雲秋吩咐點心找木條,從外面頂住東側窗戶。

南倉別院這間正堂的窗戶東西不同:

東邊是菱花交椀的和合窗,西邊靠近床榻處的是萬字如意紋的支摘窗。

支摘窗顧名思義,是一種上半段能用撐桿支起推開,下半段能直接摘下的活動窗。

而和合窗多見於江南,一排三扇,中間一扇頂死,兩側的能夠從裏用摘鉤向外支起。

小紈絝防他跟防賊似的,和合窗外直接橫上木條、堵得嚴嚴實實,床榻這邊為了讓他的傷口透氣,只封了下面一層摘窗。

上半段的支窗只得八|九寸高,也容不下一個人出入。

得著消息的蕭副將過來很快,遠遠看見小世子主仆倆這般行徑覺得好笑,忍不住打趣一句:

“公子您這是……金屋藏嬌吶?”

顧雲秋沈眉,仔細檢查好封窗的木條後轉身,一臉高深莫測,“您不懂。”

蕭副將抿嘴,盡量憋笑。

“這裏頭可藏著我的寶貝,”顧雲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,“不看牢點兒,我怕他跑。”

這回蕭副將忍不住了,當場哈哈大笑,並十分配合地留了五個銀甲衛,要他們寸步不離地守在屋外:

“好好保護世子的寶貝!聽著沒?”

銀甲衛訓練有素,當即持|槍靠腳,整齊劃一、聲音洪亮地高喊:

“是!我等一定護好世子的寶貝!”

屋內,趴在床上的李從舟:“……”

對此,顧雲秋非常滿意,要不是他不會吹口哨,現在他都想響亮地來上一聲——

區區小和尚,跟我鬥?

顧雲秋扒拉著小窗扇,遠遠看了眼半垂簾帳的架子床:

這回,李從舟肯定能乖乖養傷了。

安排好小和尚,顧雲秋高高興興帶上眾人出別院、去青松鄉。

馬蹄噠噠、車鈴叮咚,熱鬧的小院很快安靜下來。

五個銀甲衛盡忠職守,持長|槍、間隔三步守著顧雲秋房間。

初夏山中,清風徐徐。

陣陣漸起的蟬鳴聲中,其中一個銀甲衛好像聽見了一聲哨音,但轉頭看看其他四位同僚,見他們神色如常、就只當是自己的幻聽。

一墻之隔。

烏影一躍從房梁上跳下來,悄無聲息地踩到房間的絨毯上。

他環顧架子床一圈,確實忍不住吹了聲口哨。

李從舟側目,面無表情看他。

烏影嘻嘻一笑,往後一坐、雙腿交疊翹起個二郎腿。

然後他唇齒開合、學舌說了兩個字:

“寶貝。”

李從舟:“……”

“你還別說,這小世子還挺招人喜歡的,”烏影摸摸下巴,“怎麽樣,考不考慮還俗、混個世子妃當當?”

李從舟白他一眼,全當沒聽見。

烏影自己坐在圓桌上細想了片刻,似乎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:

“當年我問你為何要與襄平侯作對,你說是為了報仇,那能和襄平侯對抗的人,無外乎就是你們漢人的那些皇親國戚、手握兵權的大將軍。”

“寧王府有自己的私兵,世子對你也不錯。你們還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緣分在,借他們家的勢,你的仇報起來不是更容易些?”

李從舟沈默片刻後,深深看他一眼:

“不必,我有自己的考量。”

烏影聳聳肩,他就隨口一說,端看小和尚的性子,也不像是會為了情情愛愛還俗的,他今日來,主要是為了告訴李從舟:

“林瑕怕徑山寺出來人找你,托人到寺裏給你編了個瞎話。說他家老爺子和你一見如故,要請你往桐山一敘,釋經論道、小住幾日。”

知會徑山寺這點,李從舟一開始也想到了。

不過當時他並未想著在南倉別院久留,所以也就沒吩咐烏影去傳話。

沒想到林瑕是個周全人,連最後的漏洞都幫他補上。

“替我謝過他。”

“謝了謝了,”烏影擺擺手,“你那師兄也沒在寺中,圓準禪師還以為你們是同去的,林家人也幫忙遮掩了。”

明義師兄瀟灑,不在寺內定然是去游山玩水、快意江湖了。

李從舟在心底暗嘆一聲,好在徑山寺需要幫忙的事大多都辦完了,圓準禪師也不是個愛追問細枝末節的人,這般應付便應付了。

“對了,還有兩樣東西要物歸原主。”

烏影說著,從圓桌上跳下來走到架子床邊。

他在懷裏撈了撈,摸出團粉色的東西丟給李從舟,“從熱湯裏撈到的。”

李從舟一眼就認出,粉紅色的綢緞是先前用來紮信箋的,綢緞下是他之前貼身帶著的巾帕、是顧雲秋在雪瑞街上遞給他的。

“這……”他捏著那團布料微微支起身。

“信我可沒昧你的,也沒看裏面寫什麽,”烏影攤開手,“從水裏撈上來就碎成一片片了。”

李從舟沒問他這個,只攥緊那綢緞和巾帕,輕聲道了句:“謝了。”

烏影撇撇嘴,在心中腹誹:

也便是小世子又乖又甜,能受得了他這般沈默寡言的性子。

“得了,我走了,外面守著人我進來一次也挺不方便的。”

他指指頭頂,李從舟順他手看過去,發現屋頂不知何時被拆出來好大一個洞,甚至能看見屋頂郁郁蔥蔥的榕樹。

李從舟想象了一下,發覺烏影趴在屋頂上一片片拆瓦,那模樣還挺有意思。

“笑什麽?”烏影嘖了一聲,“知道我多難麽?又要小心瓦掉下去又要控制著不發出聲音的。”

說著,他又湊到床邊,撩開簾帳“欣賞”了一番李從舟後背上的傷。

大大小小的血泡看著怪滲人,幾處結痂的地方凹凸不平,水泡上塗著赭紅透明的金紅霜,撕裂的傷口上又覆蓋了一層棕色的金瘡藥粉末。

烏影搖搖頭,真心覺著小世子說的不差:

“可惜了,你這背,要不我還是回苗疆一趟?”

“?”

“你這樣往後真討不著媳婦兒的,”烏影真情實感,“我聽老人們說,蠻國聖山中有大浴,泡裏頭去腐生肌,再壞的皮膚、都能令之光潔如新。”

“……”

李從舟的回答,是抄起床上一個顧雲秋的布偶丟他。

烏影接了小雞布偶,想想又笑了,“得了,你也用不上我操心,你家小世子這般出去,不就是給你找祛疤的藥麽?”

說著,他一躍翻上房梁,將小雞布偶丟到李從舟摸不到的地方。

“我看你,真收拾收拾嫁他算了。”

李從舟丟給他一記眼刀。

烏影笑著接了,不再調笑,“你好好養傷,有新消息我再來看你。”

李從舟看著他身形靈動地鉆出房頂,然後輕手輕腳用了不到一炷香時間覆原了屋頂。

破開的大洞消失,屋內的光線也重新變暗。

李從舟垂眸,最終只是攥了攥手中的巾帕,將它緩緩藏到枕頭下。

○○○

順山經往東北,繞過白沙塢,沿著汀溪逆流而上,就能在一片沼澤沙洲後,看見一片連綿起伏的低矮青山。

山中遍植青松,風吹林動,遠觀能見澎湃松濤。

點心請大夫來時就打聽過,小陶家住青松鄉,他爹和他都是青松鄉轄白羊塢裏的掛名村醫。

按大錦律,做大夫、開醫館都要到官府記名、造冊,且行醫賣藥幹系人命,往往還要由三老或已記名的大夫保舉、引薦。

小陶家裏世代行醫,不僅是他,他們青松鄉這一片,在前朝不叫這個名,也沒有分出白羊、蒹葭、珍珠、梅家等五個塢。

青松鄉一片都統一歸於一個姓陸的大氏族,和蘭陵蕭氏、太原王氏、河東宋氏這些以地名區域文名的氏族不同——

陸家因其高明的醫術,被世人稱為“杏林陸家”。

只是累經世事變遷,陸家人丁漸漸雕零,隨著錦朝建立,曾經的“杏林”也被如今的松柏代替,杏林陸家所在也更名為如今的青松鄉。

到青松鄉後稍作打聽,就有人給他們指路:

“小陶家啊?在白羊塢的玉田村,您往上走,看見一棵酸棗樹後往西南邊拐,順小道走到盡頭就是。”

“他家院裏栽了很多杏樹,很好辨認的,您一瞧就知道了!”

順著村民指引,到小陶家時,他家院門口還杵著個扛著鋤頭、五大三粗的莊稼漢,瞧他們又是騎馬披甲、又是駕車的也沒露怯:

“來找小陶大夫看診的?排隊排隊,我們先來的。”

蕭副將張口想說什麽,但被顧雲秋攔下,他一躍下車、擺擺手表示不著急,他先在院門口轉轉——

小院是夯土圍的,中間兩間平房也是土坯。

院內確有栽植好幾株杏樹,樹下是半畝藥田,種滿了各種各樣顧雲秋叫不出名的藥草。

屋內隱約飄出一陣陣曬幹的藥草香,看來小陶家既幫人看病,也販賣成藥。

他圍著小院繞了一圈,沒等多久,小陶就送了一位老太太出來。

那莊稼漢見老人出來,慌忙迎上去:“娘,怎麽樣?”

“好了,”老人笑得牙不見眼,“小陶大夫就拿著燈那麽一照!嗡地一聲,小蟲就出來了,一點兒不疼、可快了!”

漢子很高興,湊在老人耳邊仔細看了看,又轉頭問診金。

小陶擺擺手,“就點根蠟的工夫,七叔不用。”

“怎麽不用?!”莊稼漢不樂意,“從鄉上請個大夫過來,都要一百文的出診費,弄不好,還要哄騙我們買些草藥,要給、要給!”

小陶推拒再三,最後實在是人小、攮不過對面兩個人。

沒拿銀子,只接了漢子一條他們自家腌的臘肉。

等小陶送了這兩人離開,顧雲秋才上前與他拱手:

“陶大夫。”

小陶剛才就用眼角餘光瞥著他了,村裏人粗布麻服、騎驢拉牛趕豬,很少有這樣身穿錦緞坐馬車的,一看就知道是前日在南倉別院的小公子。

他撇撇嘴,“幹嘛?那人的傷又不好了?”

蕭副將皺眉,嫌他口氣沖,上前想說兩句卻又被顧雲秋攔住。

顧雲秋搖搖頭表示不必,並讓其他銀甲衛帶著他們的馬車走遠些。

“叔,我同陶大夫說兩句,勞您在外頭守著。自然了,若有人來看診,您也不要攔著,讓他只管進來就是。”

蕭副將猶豫片刻,最終點點頭應了。

倒是這番話讓小陶高看顧雲秋一眼,一進房間坐下來,就直言道:

“你和我見過那些貴公子還真不一樣。”

沒有仗勢欺人,還挺懂禮。

顧雲秋客氣笑笑,與他說明來意。

小陶聽著,倒是對病患這麽快就醒過來表示了驚訝,不過聽到顧雲秋說傷疤,他又深深嘆了一口氣:

“這便是你們來的不湊巧了……”

“不湊巧?”

小陶點點頭,“若是在一兩個月前,我家裏是有傳下來一個祖方,能夠去腐生肌、重塑血肉,祛疤效果極好,調好送到鎮上,每盒能賺一二兩。”

去腐生肌、重塑血肉?

這不就是正是李從舟需要的。

“那現在是……”顧雲秋追問。

“此方喚名‘生肌膏\',是父親從他師父那兒繼承來的,其他幾味藥都好說,但唯那紫連草,是獨生在四方山中。”

紫連草以全株入藥,能清熱解毒,對治療癰腫、濕疹有奇效。

野外采著新鮮的搗碎,敷在燒傷、燙傷處,就能很快消腫、祛水泡。

“喏——”小陶站起來,挑簾指了指雲霧後一座若隱若現的小山包:

“那座就是四方山,兩個月前,叫慶順堂的人包了。”

慶順堂?

顧雲秋歪歪腦袋,前日湊巧,他在杭城的分茶酒店裏聽茶博士侃過這個慶順堂——

他們是杭城的一個藥局行會,會員遍布各縣。

建立之初就打著穩定藥價、養生利民的旗號,維持著商道安全。

官府並不反感慶順堂,有時還倚重他們安撫百姓、制止哄擡藥價。

慶順堂的核心成員來自杭城幾家大的藥局,他們的主要財源,就是壟斷生藥收購。

他們有自己的武行、民兵,每年收藥時,都會派出自己的人員、保護各路安全、維持生藥收售秩序。

至於其他藥行之外的同業,則照一定比例繳納商道保護費,就可相安無事、互不幹擾。

可以說,江南有近三成的藥鋪,其生藥原料都來自慶順堂。

至於包山——

京畿也有人包山,花費支取銀兩給地方官,從他們手中得來一座山的使用權,若則種樹、采山貨,若則開礦、作獵場,總之有利可圖。

被人包下的山會由官府劃定、登記造冊,在記錄的範圍內,山中一應花草樹木、飛禽走獸都歸包山人所有,像私邸一般。

“那不能……管慶順堂的藥局買些麽?”

小陶無奈搖頭:“此事說來話長……”

顧雲秋正待細問,小陶家的簾子就被人匆匆從外挑開,一道尖而快的女聲從屋外隨著她的腳步聲傳到屋裏:

“太好了!小陶大夫你在家呢!快跟我去看看,我家那口子突然昏過去……唷?!你這有病人在呢?!”

闖進來的是個身穿粗麻裙的婦人,頭上裹著頭巾、手裏還捏著把鐮刀。

小陶看顧雲秋一眼,“沒有,柳三叔又昏過去了?”

婦人用手袖揩了把汗,一邊細說她丈夫在田裏幹活昏過去的情況,一邊用眼角餘光偷看顧雲秋。

這位少爺衣著光鮮,定是小陶去南倉時認識的大人物!

小陶聽著,半晌後,從床底拖出來個小藥箱,“三叔這情況得紮針,嬸你帶我去。”

他跟著婦人往外走了兩步,才回頭對顧雲秋道:

“我要出診,你想聽的話,等我回來與你說?”

“說什麽?”婦人熱情插話,“這你朋友麽?陶兒,不是嬸我說嘴,附近十裏八鄉的事,還沒有我不知道的。”

顧雲秋看看她,又看看小陶大夫,最後笑著牽起點心:

“我隨你們去好了,嬸子,我們路上說?”

婦人連連應是,富貴人家的小少爺,模樣生得好、聲音也好聽,她們村裏一年到頭都見不上半個這樣的。

她一邊帶著他們往田裏走,一邊問顧雲秋想知道什麽。

柳三那樣是老毛病了,看著情況危機,但只要喊著小陶大夫過去,三針兩針紮過就能好,她都知道的。

小陶攔了一下沒攔住,最後還是叫顧雲秋說出了慶順堂和四方山。

婦人一聽這倆名字,險些自家老公都不要了。

當場拉著顧雲秋就要坐到田埂上,看架勢,很像是想說上三天三夜:

“小少爺你問慶順堂啊,那還真是問對人了!我同你講,慶順堂和四方山的事啊,還要從今年新任的知縣說起——”

近日下過雨,顧雲秋沒舍得用自己新裁的青色外袍去挨泥地。

只靠在附近一株枯敗的紫藤樹上,見婦人眉飛色舞、語速飛快,忍不住從袖中掏了袋五香瓜子送過去。

柳家娘子接過來一看:好家夥,竟是杭城有名瓜子鋪的。

她遠遠看了眼正在被小陶施針的自家丈夫,忙不疊抓了一大把塞進自己袖中,又捏了一把在掌心邊說邊磕:

“慶順堂不是一直壟斷著杭城附近的生藥交易麽?”

“今歲朝廷調撥了一個捐官來當縣令,你想啊——沒錢哪能捐官呢?所以、巧了,那縣令家也有人是做藥的。”

竟是同業競爭?

顧雲秋嗑瓜子的動作頓了頓,不動聲色將剩下小半包瓜子都遞予婦人,自己專心致志聽起來。

原來青松鄉、蓮花鄉和北水鄉,都是隸屬於杭城下的青龍縣。

青龍縣令姓任,便是婦人所提的捐官。

任縣令出生嶺南,家中父母、兄弟姊妹三個,他行二,頭裏有個姐姐已經出嫁,下|邊兒還有個未及冠的弟弟。

長姐嫁的是嶺南一位大藥商,這位姐夫輾轉來到江南,眼見杭城附近幾座山盛產藥材,加上小舅子又正好被分在青龍縣,便有心做一做這藥局生意。

他們是外鄉人,不懂本地生藥買賣的規矩。

藥局辦起來才發現杭城有個慶順堂,任家在嶺南當地也算富庶,那大藥商更不滿慶順堂這般壟斷生藥的做法。

在慶順堂包下四方山前,兩家人就已經鬥過好幾輪法:

慶順堂這邊斷了藥商的某種藥材,藥商那邊就從嶺南調撥大量的另一種藥材入江南、大力壓價,搞得幾家跟著慶順堂的藥鋪損失慘重。

杭城的藥價也因此忽上忽下,百姓們苦不堪言,好些販售零散生藥的藥販子都被他們這般鬥法弄得敗了家。

小陶他們是村醫,自個兒家裏也制藥,不過數量上遠遠打不到販售的量,就緊供著附近幾個村子的病患。

若遇上珍貴些的藥草,如紫連草這樣的,小陶便是有藥方也無能為力。

至於顧雲秋之前提的重金求購——

“慶順堂那幫人當然不是傻子,不會放著到手的錢不賺,實在是之前著了藥商的道兒,現在是看誰都像賊、看誰都防著。”

婦人吐了滿田埂瓜子殼,那邊小陶三針下去,也給躺在地上的柳三叔紮醒過來,他這病是舊疾,不能根治、只能平日註重別太勞累。

聽著小陶仔細吩咐那些,婦人嘆了一口氣,“道理我們是明白,但莊稼人一年到頭的希望都在這地上,哪能歇呢?”

她拍拍手,先謝過顧雲秋給的瓜子,然後又不由分說摸了一吊錢給小陶,小陶不要後她就和丈夫打配合,趁人不註意塞藥箱裏。

離開田埂時,才偷偷把袖中藏的一兜瓜子分給丈夫。

顧雲秋遠遠看著他們,心裏轉著四方山的事。

“你都聽著了,怎麽還站在這兒?”小陶從藥箱中翻出那一吊錢,看上去有些不高興,說話的語氣更沖了,“我可沒法幫你找紫連草!”

點心站在顧雲秋身後,聽著這話忍不住瞪了他一眼。

反是顧雲秋當真不在意,只笑道:“嬸子講的算嬸子的,陶大夫這裏我還有幾個問題想問呢。”

小陶看他一眼,撇撇嘴,有點不耐煩,“你怎麽這麽多問題!”

顧雲秋也不惱,樂呵呵追上去,又從小陶這樣村醫的角度知道了些慶順堂和任家、藥商的糾紛,像剛才婦人說的“著道”:

之前,慶順堂還顧著鄉裏,沒有做得很絕。

他們把著的山上有獨生藥材的,一兩株救命的他們也願意給。

但藥商就是鉆了這個孔子,雇了附近幾百人去做戲,竟也從慶順堂套出來不少好藥材。

兩方相爭到現在,慶順堂幹脆不賣了,甚至在他們守著的幾座山上設卡,要檢查來往行人,看他們是否夾帶了藥草。

“官府不管麽?他們設卡。”

“任縣令在這事上多少沾親,出手管得太過,會叫慶順堂拿住把柄往浙府上彈劾。慶順堂在杭城根基深,往後安撫百姓,也要勞動他們,官府不好管的。”

顧雲秋點點頭,又轉過來問小陶怎麽看待這兩家。

眼看屋外暫時沒病人來,小陶也淘弄出藥草放進藥碾,他一邊做自己的事,一邊說:

“慶順堂護著商路,從前幫了我們不少,穩定藥價、規範市場也是他們的功勞。”

“藥商過來是圖利,未見得就是不講理之人,只是前期他藥鋪子都開起來了才知道有慶順堂,不過是不想進入藥行、爭一口氣罷了。”

小陶又挪來一柄閘藥刀,哢嚓哢嚓切了好幾段藥材:

“不過我們怎麽看不重要,這兩家人,多半是要鬥個你死我活了。”

顧雲秋聽著他說,眼睛卻在觀察小陶的神情。

無論是慶順堂,還是那外來的藥商,小陶臉上的表情起伏都不算大,反倒是提到“你死我活”四個字上,他眼中有了些快意。

顧雲秋明白了:

神仙鬥法,對小陶這樣的村醫影響不大,但或多或少都讓他們的生活受到了波及——小陶還是希望,盡快結束這件事的。

“那,倒數第二個問題。”

小陶皺皺眉,忍不住咚地一聲丟了藥杵:

“你這人好煩吶,怎麽還帶倒數的!”

“陶大夫剛才說,你們家的祖方生肌膏去藥鋪賣錢能換一二兩,那為何不專門賣這種藥膏,賺足了銀錢到城裏去開藥鋪呢?”

顧雲秋一口氣說完,全不顧小陶滿臉憤懣。

“……”小陶抿抿嘴,瞪顧雲秋半晌後踢了踢藥刀,“你以為開藥鋪那麽容易嗎?!杭城藥局藥鋪那麽多,我們家就指著一樣藥膏起家啊?”

“房錢又貴!加入藥行每年也要幾百兩,就我跟我爹兩個人,怎麽忙得過來?!再說了、我們走了……玉田村的大家,怎麽辦?”

顧雲秋了然,一笑後,豎起手指:

“那最後一個問題。”

小陶氣鼓鼓看著他,“什麽?”

“能帶我們去四方山麽?”

“……”小陶一下蹦起來,險些踹翻藥碾,“你瘋了?!”

顧雲秋眨眨眼,想去見識見識慶順堂,怎麽就瘋了?

“剛才和你說的那些你都沒聽見是吧?!慶順堂自己有打手!出了那些事後他們根本不信任何人,你讓我帶你去偷紫連草嗎?”

小陶扯了一把自己的頭發:“我不去!被抓著要被打死的!”

他想簡單了。

顧雲秋饒有興味地問了這麽多,想的可不止是一株紫連草。

他來江南一趟,不僅是為了彌補前世沒看過煙雨水鄉的遺憾。

原就是想做成布莊或者生絲的生意,才央著寧王帶他南下。

後來發現江南的生絲有門道、需內行人引薦,所以才作罷,沒想中間救了個小和尚,兜兜轉轉竟撞上來一個——慶順堂。

慶順堂是藥行,但也是江南民間的一種會社。

人吃五谷雜糧,都是會生病的。跟藥行會社打交道,他將來也不愁找人引薦混入布行,再者說——

若按前世的時間線、往前了算:

西戎攻□□水關後,西北會用得上很多藥材。

抓緊時間在京裏開個藥局,也不失是門好生意。

反正都要想辦法給小和尚弄傷藥的,顧雲秋對這個慶順堂很感興趣,十分想要去會上一會:

“那不然,你告訴我上哪兒可以見著慶順堂的堂主?”

小陶皺緊的眉,在聽了這話後瞬間擰得更緊了:

慶順堂的堂主姓魯,名亮,還真不是幹藥行生意的。

這人生在岳州,又跟著母親改嫁到陜北,後來繼父和親娘叫土匪殺了,他又叫人牙子販到了南嶺,輾轉從南嶺出來後,十七歲落草成寇。

那些年南嶺剿匪,是招撫為主、清剿為輔。

魯亮是個聰明人,順勢就接受了招安,帶一幫兄弟領了虛銜、帶著這些年賺得銀子找到江南,打算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歸田園。

後來也是機緣巧合,兄弟裏有人做上了藥局生意。

魯亮不懂藥材,但他重義氣、講感情,兄弟的生意自然要想法幫襯,一來二去,竟將原本的山寨做成了慶順堂。

後來慶順堂聯絡杭城幾大藥局,他們兄弟也算是徹底有了安家營生。

二當家的還入贅到杭城一個大藥鋪家裏、幹脆做了人家的上門女婿。

魯亮在杭城有宅邸,也有幾個鋪子。

但自從那任家和藥局老板來後,他便帶著一部分弟兄回到山上,尤愛守在四方山裏,像重新撿起來做山大王一般。

大概是杭城裏的藥局生意有二當家看著吧,魯亮在藥局經營方面幫不上弟兄們什麽,就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使把勁兒。

“陶大夫?”

見小陶半天不說話,顧雲秋忍不住喊了他一聲,“小陶大夫?”

小陶回神,神色覆雜地看向顧雲秋:

這少爺來頭不小,不僅有錢,而且還能住南倉別院。

聽爹說,南倉別院的主人可是江南大營的將軍。

而且他身邊帶著……那麽多披甲持|槍的士兵,面對慶順堂……也該能應付吧?

猶豫再三,小陶還是決定帶顧雲秋去。

一來他爹真的辛苦,近五十歲的人,還每日爬上爬下的來回在鄉裏奔波,他想賺筆銀子,給他爹弄頭小毛驢代步。

二來這小少爺要是能跟慶順堂的人談成,紫連草的數量上他或許能多報上一兩株,回來自己做了,也能變成錢。

不過,跟著顧雲秋上車時,小陶還是忍不住討要保證:

“……你確定我們能回來。”

顧雲秋笑,指指到前面牽馬的蕭副將,“有他們在,肯定能。”

小陶遠遠看了一眼,最後還是讓鄰家姐姐帶個口信,以防他爹回來找不著他。

一行人浩浩蕩蕩,又花了三刻鐘時間到四方山下。

四方山不算高,但也是叢林密布、岔路非常多,小陶之前來過幾回,還算是認得路,帶著他們只繞錯一回,就順著山徑找到了慶順堂的堂口。

說是堂口,其實遠看過去有點兒寒磣。

若非幾個持刀、披鎧甲的漢子把著道兒,旁邊紮了拒馬,倒很像是開在路邊的野店——

一間草棚、幾張破舊的桌椅板凳。

正中一張長桌子是長條案,桌子的用料很足,一看就和旁邊幾張柴木不同,不過沒上大漆,混在中間也不顯突兀。

長條案後歪斜著一個戴草帽的中年漢子,半張臉被草帽擋著,瞧不出真切的臉,他靠著張圈椅、長腿高高搭在另一張桌子上。

看這架勢,應該是堂口上一個話事人。

守在關卡旁的幾個漢子,遠遠看見馬車倒沒什麽反應,只在看清楚馬車後的一隊披甲持|槍銀甲衛時,眼中都透出警惕。

等顧雲秋他們的馬車近了,其中一個慶順堂的跳起來,拉響了他們掛在樹上的一吊銅鈴。

清脆的銅鈴聲和馬車頂棚上的車鈴混在一起,陣陣鈴聲裏,從四面草叢中竄出來少說百人,每個都持刀戴草帽、披藤甲。

小陶不大不小地哇了一聲。

蕭副將看這陣仗也不悚,冷笑一聲拔刀,那近百人的銀甲衛當然也環馬車列陣,好好將顧雲秋護在中央。

好好一條山徑,瞬間氣氛僵死、劍拔弩張。

顧雲秋觀察了一會兒,鎮定自若地挑開車簾、沒要車夫給他拿踏步,直從半高的車架上一躍而下。

點心擔憂,也緊跟著出來。

人主仆倆都虎成這樣,小陶打了個哆嗦,沒辦法,也只能硬著頭皮下車,照著前面一種慶順堂的人恭敬作揖,說明了他們的來意。

持刀在前的幾人聽了,沒有說話,只轉頭看向那破破舊舊的茶棚。

而茶棚中睡著的大叔,這時才像睡醒了一般。

他摘下頭上的草帽,露出他那張曬得黝黑的臉——很方正,濃眉虎目,高鼻梁、厚嘴唇,看上去不兇,至少不像話本中寫的悍匪。

大叔打量顧雲秋一行人後起身、對著他們做了個請的姿勢。

顧雲秋帶頭走過去,大大方方坐到長案後。

點心沒坐,靜靜立著。

小陶是不敢坐,也幹脆站著。

這時候從旁跑過出來一個店小二一般打扮的人,他送上來一套紫砂茶具,茶壺古樸大方,杯盞精巧、各都有把兒。

茶香裊裊四溢,是上好的碧春茶。

小二擺放好茶具,正準備給客人斟茶,那大叔卻喝了聲:

“退下——”

他接過茶壺,品字形擺出三只杯盞,高高拎起紫砂壺、從半空中往那三杯茶中註水。

高高的水柱竟是散也不散、斷也不斷,茶湯淺黃,齊杯沿滿盞。

大叔倒好三杯,沖著顧雲秋做了個請的手勢,然後就放下了茶壺。

主家親自動手倒茶,本是殷勤好客。

但顧雲秋看那三只杯盞,立刻發現了其中的蹊蹺——

且不論品字形的擺放位置和“茶滿欺人”的俗話。

只看那放下的茶壺,壺嘴正對著他們,但三只茶杯的把兒卻都被順朝壺嘴的方向。

十分不方便客人拿不說,還似乎別有深意。

顧雲秋靜靜看了半晌,忽然笑起來:

——來了。

江湖茶碗陣。

倒真沒白瞎他重活這一世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